
行业新闻
解决收入不公需从户籍制度改革入手 2013年03月05日
户籍制度是二元社会形成和收入差距拉大以及“三农”问题解决难的总根子。
只有紧抓改革这个抓手,我们的城镇化才不会走偏,目的才能实现。
第一,要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。户籍制度是二元社会形成和收入差距拉大以及“三农”问题解决难的总根子。要改革户籍担负的多项功能,要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下,使入园、上学、买房、就业、社保等与户籍脱钩。要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,通过户籍刷卡,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。
第二,要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和地方政府财政开支对土地出让的过分依赖。这个问题一旦解决,我们的住房用地就会迎刃而解,住房价格就能够回归合理。入城的门槛将降低,社会才能和谐,百姓才能安居乐业。并且,只有改革好土地管理,才能倡导勤俭,才能更好地反腐倡廉。
第三,要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。如同土地问题一样,基础设施也是腐败易发多发的平台,此中黑洞之深,问题之大,对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之多,平常人难以想象。
第四,要改革干部待遇终身制和一些不合理的照顾和安排。解放后,为了安置戎马一生的开国元勋的晚年生活,实行了对高级干部的终身优厚待遇,是必要的、正确的。但时至今日,干部待遇终身制和无限制的做法,不仅给国家财政,给接待地方增加了繁重负担,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。这个问题如能推进,大城市的过度拥挤就会改善,包括医疗资源都能够在全国各地得到提升。
第五,要改革城市的资源配置与管理。德国发展比较均衡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多种社会资源向各城市均衡配置,就连某些部级单位和中央电视台都设在首都之外。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做法,有意识地把学校、机关、部委、媒体、医院、研究院等,向各城市分散。
第六,要减少城市层级。在美国、加拿大,几万人的小城市和千万人的大城市级别是一样的。中国的城市却分出三六九等,直辖市、副省级市,高配一格省会市、地级市,半格地级市、县级市……不仅给管理带来麻烦,且很多级别低的城市因权力所限发展困难。所以必须重视城市级别的改革,对县级市更多放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