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行业新闻
富士康高层集体收回扣:利益催生 竞争生贿赂 2014年03月07日
最近一段时间, 关于台湾鸿海集团旗下的富士康前高层集体“收回扣”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: 这个具有数十年基业的“老店”,为何难保自身清洁,触动商业道德底线, 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?
商业贿赂,源于道德滑坡
鸿海SMT副主委廖万成等人,利用鸿海、富士康是全球iPhone最大代工厂,遴选供应商资格、采购发包机会,向厂商索取2.5%回扣。厂商送回扣后,SMT就发给厂商合格代码,取得供货资格。但厂商若要进一步获取标单,仍须再向SMT行贿,等于“一头牛剥两层皮”。
厂商行贿后,由邓志贤收款,分配回扣。廖万成2011年退休后,仍仗在鸿海人脉及影响力,继续透过邓索贿,甚至要求将回扣由2.5%提高至3%,其中多出的0.5%由廖独吞。由于廖需索无度,终让厂商不满,向鸿海检举。
无独有偶,美国苹果 公司一名中级经理因涉嫌向亚洲六家iPhone 和iPod配件供应商收取超过100万美元的回扣,遭联邦大陪审团起诉。涉案的中级经理名叫保罗·善·迪瓦恩,他从2005年7月一直担任苹果全球供应经 理。迪瓦恩总共涉及包括电话诈骗、洗钱、敲诈和收受回扣等在内的23项起诉,在过去数年里收受了总计超过100万美元的现金、回扣和商业贿赂。
而阿里曝出的“聚划算事件”同样让人唏嘘。阿里巴巴聚划算成立于2010年下半年,2011年10月从淘宝平台正式分拆作为独立业务运营,阎利 珉担任首任总经理。自2011年年中起,有关聚划算在招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,甚至有小二谋取不当利益的举报就接连出现。2012年3月,阎利珉因在聚划算 团队管理上存在重大失职行为,被免去聚划算总经理职务。此次事件对阿里的公开形象是一次严重的打击。
利益催生回扣,竞争产生贿赂。但回扣和贿赂绝不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,而是市场经济的腐蚀剂。伴随市场经济大潮而来的是世俗化潮流的锐不可当,享 受人生,重视当下而不顾及未来的现实主义最为时髦而潇洒,敢于打破规矩,一夜暴富,能挣会花者成为人生的典范。马基雅维利式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 哲学的流行便是这种人生态度的最好注脚。于是,世俗取代了理想,功利取代了道德。